前不久,《爱,死亡,机器人》的第三季如约与观众们见面了。
经历了与第一季邂逅般的惊喜和第二季令人失望的表现后,我怀着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态点开了第三季。
而第三季给我的感受,既无第一季的惊喜,也无第二季的失望。
豆瓣网上,《爱死机》三季的评分是1>3>2,也许是第一季自带初见的惊喜buff,还有足足18集的“量大管饱”,让其成为在评分上无法超越的巅峰。
不过,就我个人观点而言,我认为第三季在平均单集质量上已经超过了第一季,基本没有特别拖后腿和凑数的单集。
虽然第三季一改第二季的颓势,不少评论者也不吝以“逆袭”之类的词语来形容它,我也认为剧集平均质量很高。
但在这个第三季中,我唯独没有发现“惊喜”。
这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第九集《吉巴罗》与我的相性不合。
《吉巴罗》这一集可以说是本季的招牌选手之一了,虽然排在最后一集,但却登上了这一季的宣传海报。
这一集本身也是好评无数,如果给各单集做一个评分式的排名,它应该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
从客观上来说,这一集的质量,也完全对得起这些赞誉与评价。
《吉巴罗》单集的导演和第一季中《证人》的导演是同一人,这位Alberto Mielgo的个人风格极其明显。
即使时隔三年,即使两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大相径庭,我还是能从那充满混乱感的追逐与极具风格的人物妆容中嗅到相同的气息。
而将这两部动画单集放在一起对比后,我也惊叹于这位导演在这三年间进步之神速。
《吉巴罗》的故事说起来很简单:一个浑身裹着财宝的女妖用声音和舞蹈勾引一整队骑士在互相残杀中坠入湖底,幸存的只有一个听不见声音的聋子骑士。
女妖重新赋予了他听觉,主动邀请他来和自己缠绵,可这个聋子骑士却杀死了她,剥下了她身上的财宝。
复活后,伤心的女妖再次发出摄魂的声音,聋子骑士没能将那一大袋财宝带出森林。
这个简单的故事有许多种深刻的解读方式:例如,穿金戴银的女妖象征着饱受殖民者之苦的原住民。
在殖民者眼中看来,原住民就是这样的形象:神秘、危险、野蛮、不可理喻、但是可以爆金币(笑)。
不过,即使不去特意解读,只停留在故事本身,这一集依然堪称精彩。
首先,这一集的视听效果就很出彩,每一帧都弥漫着经费燃烧的香味,从直观上来说,你很难分辨这到底是不是实拍。
在访谈中,创作团队透露,他们并不是简单地使用动捕,而是请了真人演员把动作确定后,再一张张地调整cg。
剧集中的声效也是个亮点,即使没有一句台词,观众也可以从声音的有无上,得知男主没有听觉,他又是在什么时候获得了听觉。
我能从客观上认知到《吉巴罗》的优秀之处,可我主观上并不太喜欢这位导演的强烈个人风格。
我能明白那些晃动的镜头和刺耳的音效是在表达什么,但我在观看时依然被这种独特的视听体验整得头晕。
只能说,这一集虽然优秀但比较挑观众,可惜我不是被它选中的。
其次,不得不说,《双城之战》将我对欧美动画的要求提高了整整一档。
在《双城之战》出现之前,我已经被网飞的那一票谜之“日本味”动画给整ptsd了。
在这个前提下,网飞突然给我端上来一部《爱死机》第一季,我可不得直呼“哎呀妈呀真香”吗?
《爱死机》第三季到来之前,《双城之战》已经珠玉在前,我在《双城之战》中见识了顶级经费与顶级剧本的强强联手。
相比第三季,《爱死机》第一季面对的同类竞品实在是不值一提,还自带“初见杀”的buff。
要求《爱死机》第三季复刻第一季时的惊喜,也着实是有点强人所难。
说完了这些相对不痛不痒、个人化的原因,接下来就该聊聊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了。
众所周知,《爱死机》的每一个单集,都是由科幻小说改编而来,对一个单集的评价,可以分为原作、改编水平、视听效果三个层面。
而《爱死机》第三季,就像是把技能点全部加在了“视听效果”上。这里面的许多故事,我是肯定不乐意去读它们的原作小说的。
其中最为典型的要属《葬于拱形大厅之内》和《kill team kill》(原谅我实在找不到啥合适的翻译)。
这两集给我的观感都差不多:一群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突突突”然后因为各种奇怪的原因寄。
前者死于奇怪抱脸虫、外星八足怪和巨大不可名状怪物,后者死于超级灰熊精,就这么个区别。
说白了,这一季的平均水平为什么高,就是因为有充足的经费打底。
这么充足的经费砸出来的高技术力制作,就算原作小说再一般货色,也可以处理成可堪一看的水平。
甚至那些平庸的、充斥着各种视觉刺激的小说,在这种改编思路下,反而比优秀的文学作品更占便宜。
当然了,高超的技术力和本来就优秀的原作结合,可以达到如虎添翼的效果。例如本季中我最喜欢的《恰是那台机器脉冲的颤跳》。
这一集的原作小说为1999年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故事中的女主在木卫一上出了事故,队友当场死亡,她命悬一线。
为了增强体力,她给自己注射了兴奋剂,然后,她听到了木卫一借着她死去队友的声音开始向她说话。
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一种“无法证伪性”——木卫一的确可能是一台自然诞生的智慧机器,但这也有可能只是她因为吸食兴奋剂过度产生的幻觉。
剧中很好地用缥缈、断断续续的声音和夸张的幻觉展现还原了这种亦真亦幻感,不过最戳我的,还属最后一个镜头。
巨大的木星暴风眼,凝视着已经和女主融为一体的木卫一,在这个镜头中,木星本身也仿佛拥有了智慧和意识。
有的时候,充足的技术力,加上导演“有想法”的改编,配合风格相配的原作可以打出“1+1>2”的效果。
这一季中的《糟糕旅程》就是这一类中的典型,这一集的导演是大卫.芬奇,这也是他第一次涉足动画领域。
他之前是重量级电影导演,执导影片《搏击俱乐部》、《社交网络》、《消失的爱人》。
在《糟糕旅程》中,大卫.芬奇充分把握住了悬疑感的营造,一艘船上,甲板上是人与人的勾心斗角、互相算计,甲板下盘踞着一只食人怪物。
谁要下去变成怪物的盘中餐?他们到底是要冒险将怪物送往更远的无人岛,还是如它所愿把它送到指定地点、让那里的居民遭受无妄之灾?
在这场糟糕的旅程中,也许甲板上的明枪暗箭,比甲板下的那只吃人怪物还要更加恐怖。
但有的时候,一味追求高技术力的展现,反而会适得其反,完全失去原作的韵味,这里就不得不点名批评《虫群》这一集。
这集的原作小说非常经典,创造了“虫族”这一科幻形象。
而其原作小说中最为惊奇的结论,其实就一句话:智慧对生存并不是必需的,虫族正是这一结论的最好证明。
动画却沉迷于高超的技术力为观众展现虫群直观上的视觉冲击力和虫巢内部结构,在文戏上抓不住重点。
我看男女主前面争论要不要试图克隆虫群、用信息素控制之后给人类提供生产力时,我还以为这片的主题是“虫群的命也是命”。
男主做信息素实验之后被袭击,动画也是不遗余力地给观众上演一出无重力追逐戏。
原作中真正精华的部分,被动画全部压缩到了最后4分钟内,呈现方式也仅仅只是新生的虫群智慧个体与男主间干巴巴的对话。
退一步说,即使原作小说这里只用对话来揭露这个“谜底”,动画也绝不该如此偷懒。
但凡动画把做那些无意义的追逐戏和无关紧要的对话的资源匀一些给最后这个谜底揭露环节,这动画也不至于这么让人抓不到重点。
必须承认,以充足的经费保障视听效果,这一策略绝对保证了动画的下限,一场视听盛宴,总不至于太难看。
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剧本打底,没有导演精心编排的呈现方式,一部动画的上限也不会高。
是以武戏保下限还是以文戏冲上限?《爱死机》第三季中的大多数单集都已经用脚投票做出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