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吴主传》:六月,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权乃参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
《三国志 陈震传》:震到武昌,孙权与震升坛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诸葛亮主导的蜀汉政权派出使者陈震到武昌(今湖北鄂州)庆贺,孙权与陈震升坛歃血盟誓,双方在地图上划分了两国的势力范围,其中徐州、豫州、青州、幽州归属东吴,并州、凉州、冀州、兖州归属蜀汉,司州的土地则以函谷关为界平分。
(资料图)
东汉十三州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起初关羽时展顺利,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俘虏七军、威震华夏,一时之间风光无限,就在蜀汉政权以为关羽就要建功立业的时候,曾经的盟友孙权居然暗中与曹操联合起来,东吴军队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
最终结局是关羽被杀,蜀汉占据的荆州三郡被孙权吞并,自此直到三国归晋,蜀汉势力再也没有收复过荆州,但是仅仅过了十年,孙权与蜀汉使者就开始联手瓜分曹魏的地盘,为何反差如此之大?
因为孙权所代表的东吴势力与刘备所代表的蜀汉势力只是基于利益关系的政治联盟,双方有共同的政治利益时,就能联盟,双方一旦有不同的政治利益,就会背盟,这是蜀汉与东吴是否联盟的根本原因。
关羽北伐襄樊
把时间再往前推到公元208年,这一年,曹操为了统一天下,南下荆州,曹操选择的是突破口是荆州,占据荆州,就能取得通往南方的战略要道,最为重要的是破解长江天险,进而为统一天下做准备。
当曹操占据荆州时,最能感受到巨大威胁的有三个人,分别是:孙权、刘备、刘璋。这是地理因素决定的,荆州的东边是孙权占据的江东,荆州的西边是刘璋盘踞的益州,荆州的内部还有刘备临时占据的江夏。
为了对付强大的曹操势力,基于共同的政治利益,孙权、刘备、刘璋三人一定会联合起来,但在曹操占据荆州的现实情况下,刘璋无法与孙权、刘备联合,能够组建政治联盟的只有孙权与刘备,这是双方的利益关系决定的,双方都要面对共同的敌人曹操。
刘备、孙权、曹操
孙权与刘备的政治利益一致,双方才能真心联盟,所以在赤壁之战、南郡之战都可以看到刘备与孙权的亲密合作,在联合打败了曹操,导致曹魏势力退出荆州,孙刘联盟夺取了荆州之后,双方的联盟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双方共同的敌人曹操只是退出了荆州,暂时解除了紧迫的威胁,但并不代表曹操不会卷土重来,曹操的实力比孙权和刘备加起来还要强大,双方仍然需要联盟共同来对抗曹操。
另一方面,从荆州赶走了曹操之后,孙权与刘备双方都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双方对于荆州地盘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化,双方明争暗斗,都想多抢一点地盘,刘备甚至趁周瑜攻打南郡时,率军攻取了荆州南四郡(长沙郡、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
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天下局势
双方占据的荆州土地也是犬牙交错,此后双方都有对外扩张的野心,周瑜建议孙权攻打益州,而刘备早在请诸葛亮出山时就把荆州和益州作为自己必须攻取的地盘,双方的利益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与冲突,在争夺益州的问题,是双方利益最大的分歧点。
孙权在周瑜的建议下决定攻打益州,结果周瑜在回军营的路上得了重病而去世,这一变化让孙权措手不及,也给刘备集团迎来的发展的机会,刘备趁机向孙权借荆州,其实就是借南郡,孙权迫于4个理由,同意了刘备的请求。
1、孙权为了减轻北方曹魏的军事与政治压力。
如果孙权不借南郡给刘备,那么刘备所占据的地盘根本不与曹魏交界,曹魏所有南方的界线都与孙权的地盘交界,而曹魏的军事压力主要就在前线双方交界的地带,孙权就得彼于应付曹魏,不断消耗自己的实力。
曹操、孙权、刘备瓜分荆州
从当时的地图来看,从襄樊到合肥,再到长江出海口,双方有着上千公里的交界线,孙权就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对抗曹魏,而作为联盟的刘备一方,就躲在孙权的身后享受,这是孙权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孙权会同意借南郡。
2、孙权想要消耗刘备集团的实力。
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之后,刘备就会与曹魏交界,这样来自曹魏襄樊地区的军事与政治压力则由刘备来承担,那么刘备就得消耗自己的实力来抵御曹魏的进攻,这正是孙权想要的。
既然是孙刘联盟,孙权显然不愿意只有自己对抗曹魏,他想让刘备与自己一起对抗曹魏,一起消耗实力,那么借南郡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3、孙权暂时没有能代替周瑜这样进取型的将领。
周瑜去世后,孙权手下暂时缺乏有进取心的将领,吕蒙、陆逊还太年轻,鲁肃作为守将可以,作为攻将就不行了,程普等人一是年龄大了,二是能力有所欠缺,作为前线的将领,既要与曹魏作军事斗争,又要跟刘备做政治斗争,没有杰出的将领是不行的。
周瑜去世
周瑜一去世,东吴的南郡显然守不住,北方的曹魏并没有放松对东吴的进攻,荆州南四郡的刘备同样也对南郡虎视眈眈,这种复杂的局面不是人人都能应对的,既然周瑜去世了,那孙权只能暂时把南郡借出去。
4、孙权与刘备背后有政治交易。
与其说南郡被曹魏或者刘备抢走,还不如借给刘备,双方做一个政治交易,史书并没有记载双方借南郡的详细内容,但根据一系列的事实来推测,刘备显然是拿荆州下辖的几个郡来换取南郡,比如江夏郡的一半,还有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等等。
湘水划界前,孙权向刘备讨要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推测这是刘备借南郡的条件之一,一个郡换三个郡,孙权并不亏,同时还卖了一个人情给刘备,所以孙权会借。
刘备借荆州
湘水划界后,其实双方已经貌合神离,作为曾经的盟友,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刻,差一点兵戎相见,要不是曹操突然攻打汉中张鲁,逼近了益州,刘备显然不会把三郡还给孙权,正是曹操的出兵,让刘备感受到威胁,于是暂时缓解了与孙权的利益关系,双方协商好。
到关羽北伐襄樊时,双方的政治联盟基本上就是摆设了,关羽北伐时,在长江边上准备了很多的岗哨,防的就是东吴军队,关羽也知道,东吴是需要防备的,至于双方的联盟,无非就是隔了一层纸而已。
关羽威震华夏时,曹魏军队不断失败,曹操差一点迁都,此时最受影响的当然是曹操,明确地感受到关羽的威胁,除此之外,孙权也感受到关羽的威胁,关羽如果在襄樊之战胜利了,接下来要做什么?
当然是对付孙权了,因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蜀汉的终极目标是北伐,北伐要保证后勤补给与两翼的绝对安全,而孙权的存在是对关羽最大的威胁,一旦关羽在前线作战,孙权切断关羽的补给之后,关羽就会全军覆没。
孙权
诸葛亮给刘备做的战略规划《隆中对》的终极目标也是统一天下,没有第两条路,孙权的存在显然是一个尴尬,孙权最想看到的就是关羽和曹魏打成了消耗战,而不是其中一家完胜,只有消耗战最符合孙权的利益。
从孙权的角度来考虑,只有打击关羽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因为打曹魏非常难,损兵折将不说,而且打下的地盘还守不住,打关羽是偷袭,更容易成功。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孙权在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率军攻打淮南或者合肥,能不能联手灭了曹魏?
答案是不能。因为曹魏有实力同时打两场战争,这在历史上也多次证明,比如215年,曹操攻打汉中张鲁,而孙权则率领十万大军攻打仅有七千兵力的合肥,汉中战场与合肥战场都是曹魏一方获胜,这就是证据。
三国鼎立
再比如诸葛亮北伐期间,东吴发动石亭之战,诸葛亮听说后,亲自率军北伐响应孙权,虽然曹休几乎全军桥梁,但是并不影响大局,曹魏的失败也没有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说曹魏具备同时打两场战争的潜力与实力。
就算是孙权在关羽北伐期间,发兵攻打合肥或者淮南,曹魏也不会灭亡,孙权的战斗力并不强,看看合肥之战就会明白,退一步讲,就算孙权打下了合肥或者淮南,也是守不住的,孙权军队主要是水军,只能在有水的河流、江面上作战,后勤补给和人员也是靠船只运输的。
离开水源太远,东吴军队的战斗力就大大降低,而曹魏名将荟萃、战将如云,孙权始终都没有对曹魏形成有威胁的军事行动,就算他攻打合肥,也是无法取胜的,要不然就战败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