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自春秋初年已开始衰落,孔子缺乏改革的理念而未能拯救鲁国
来源:腾讯网 | 2022-12-15 08:47:22

孔夫子可谓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后世儒家学者往往将他视作救世主,认为他的理念一旦能付诸实施,必将令天下大治。所以,后世才会流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然而,历史的事实是,培养出孔夫子的鲁国,在整个春秋都是弱国;进入战国时代后,鲁国也没能幸存到最后,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被每况愈下的楚国给灭了,没能发展成“战国七雄”之一。


(相关资料图)

如果孔子思想真有这么神奇,那为什么鲁国却是如此下场呢?

后世儒家学者为此辩解道,这是因为鲁国统治者目光短浅、腐化堕落,不肯始终信任、重用孔夫子,导致鲁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首先,从春秋初时起,鲁国就已经滑向了衰落。

鲁惠公晚年,做了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宋武公女儿仲子,原本是要嫁给鲁惠公儿子息姑(即鲁隐公)为妻;可鲁惠公见儿媳长得太漂亮,色心顿起,就强占仲子为妻。

鲁惠公

事情暴露后,鲁、宋两国关系很快就出现了裂痕:周平王四十八年(前723年),宋、鲁二国在黄地(今河南民权东二十里孔梁寺村)大战一场,结果宋军大败。这次两国交战的起因,很可能就是鲁惠公强占仲子为妻的丑闻传出后,宋穆公替自己妹妹打抱不平。黄地之战爆发前后,鲁惠公突然就去世了;两年后,约二十多岁的仲子也去世了;周平王五十一年(前720年),鲁惠公继室、鲁隐公母亲声子也去世了。短短四年内,鲁惠公一家屡遭不幸,算是鲁惠公此次丑闻的旁证。

由此可见,鲁惠公这件丑闻给鲁国公室造成的打击也非常大。

在西周向东周转化的过程中,鲁惠公不改革图强,反而出现了这么大的丑闻,足以证实鲁国公室已显露出腐化迹象。

鲁隐公继位后,一度试图改变这种局面。在内部强大公族频繁掣肘之下,鲁隐公选择与郑、齐二国结盟,让鲁国成为东周诸侯第一次大规模混战的最终胜利者。可就在鲁隐公声望日隆、地位逐渐稳固之际,鲁惠公不检点所造成的恶果再次葬送了鲁国的前景。因为仲子之子鲁桓公为嫡子,鲁隐公虽然长期执政,但不过是摄政。在公子翚挑拨离间之下,鲁桓公上当,两人共同谋划,杀死了鲁隐公。

齐僖公

鲁隐公薨逝后,年轻的鲁桓公明显政治经验不足,在与齐女文姜结婚后,很快就让齐僖公左右了鲁国。周庄王三年(前694年),鲁桓公访问齐国时被齐襄公杀死,其后文姜又与齐襄公密切配合,进一步控制住鲁国——从此后,鲁国就长期生活在齐国阴影之下,再也没能翻身。

如果说,鲁惠公的堕落造成了后来鲁国一系列意外,那么鲁桓公就是鲁国长期衰落的罪魁祸首。这不只是因为他执政期间没能抵御齐国势力的渗透,还因为他的四个儿子。

鲁桓公与文姜有两个儿子:鲁庄公和公子季友。此外,鲁桓公与其他姬妾还有两个儿子:公子庆父和公子叔牙。公子庆父极有可能是鲁桓公长子,在十三岁的鲁庄公执政之初,就能独立带兵作战了。这说明,鲁桓公生前已经在刻意培养自己的儿子。鲁桓公死后,在鲁庄公执政期间,他的三兄弟权势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在鲁庄公去世之际,他三兄弟的权势已足以决定鲁国太子的人选。

鲁庄公

所以,此时鲁国爆发了“三桓”的第一次内乱:为确保自己儿子继位,鲁庄公指使季友杀死了叔牙;可在鲁庄公薨逝后,庆父又杀死了太子般;两年后,庆父和哀姜合谋,再度杀死了鲁闵公;最终,在国人支持下,季友赶走了庆父和哀姜,拥立鲁僖公为君。

这次内乱结束后,鲁国“三桓”掌控国政的局面就此形成: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分别世袭司徒、司空、司马三大卿位,长期左右鲁国政局。

周灵王十年(前562年)春,在季氏提议下,“三桓”仿照晋国“作爰田”改革,三分公室;周景王八年(前537年),“三桓”再次改革,四分公室。经历了这两次改革之后,鲁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都完全被“三桓”控制,公室完全被边缘化了。

孔子诞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前551年),正生活于“三桓”瓜分公室、弱化公室的年代,政出私门、公室羸弱的局面早就形成,人力已很难改变。

孔丘

到春秋中晚期时代,因为鲁人错过了太多的发展机遇,是造成鲁国积弱的重要原因。但历史依然很长,从孔子生活的年代到鲁国最后被灭,还有两百多年时间。如果鲁人能奋起改革、励精图治,鲁国还是有希望发展壮大的。

也就是在这时,历史给了孔子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周敬王十五年(前505年)6月,长期把持朝政的季孙如意去世。此后,季孙氏家臣阳虎作乱,差点杀死家主季孙斯、成功窃取了鲁国国政。阳虎之乱被平息后,“三桓”在鲁国声望大跌。鲁定公趁机任命孔子为卿,试图借他之力来重振公室。

孔子执政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墮三都”:摧毁“三桓”家族各自封邑的城墙。可在成功摧毁了季孙氏费邑(今山东费县西北)和叔孙氏的郈邑城墙后,孟孙氏的成邑(今山东宁阳北)之宰却据城而叛,拒绝摧毁城墙。鲁国公室派兵前往讨伐,却始终无法攻破成邑。这以后,孔子的“墮三都”计划就半途而废了。

“墮三都”,表面上是为了防止“三桓”家臣据城作乱,实际上是借此削弱“三桓”势力。但“三桓”长期统治鲁国,“三桓”家臣们大多都忠于“三桓”而不是忠于公室,这是孔子“墮三都”功败垂成的重要原因。后来在“三桓”掣肘之下,孔子施政遭遇到重重阻碍,被迫于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主动离开鲁国,开启了他的周游列国之旅。

从这段历史看,似乎是因为“三桓”势力过于强大,让孔子无法发挥。可更重要的原因,也许还是在于孔子自身的理念。

周公

孔子一生都崇尚周公之道,而分封制、藉田制、宗法制又是周公亲手制定的。这三大制度,在周人反抗殷商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可到了西周晚期时,三大制度的弊端已严重阻碍了周王国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孔子时期,这三大制度更是鲁国长期积弱的根本原因所在。孔子“墮三都”,不过是在外部形式上削弱“三桓”;但孔子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从制度上根本杜绝“三桓”势力的恶性膨胀,那他“墮三都”又怎么可能成功?

所以,“墮三都”失败并非因“三桓”实力太强,更重要的是孔子本人缺乏了改革这三大陈旧制度的理念。从后续鲁国屡次与齐国冲突中鲁人的表现来看,孔夫子执政对鲁国社会风气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可因为孔子缺乏彻底改革的理念,即便是他长期执掌国政,又能为鲁国带来什么根本性变化呢?

总而言之,鲁国之所以没能成为战国七雄,根本上还是从鲁国自始至终没人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鲁国社会的各项陈旧制度进行改革。这与鲁国是否拥有像孔子这样伟大的文化大师毫无关系;期盼孔子之道是灵丹妙药,实施之后就能迅速平定天下,不过是后世许多儒生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