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陶三绝陶汝鼐
来源:腾讯网 | 2022-12-11 05:33:19

文安之研究

2020年第45期

总第四十五期


【资料图】

文安之同人录·亲朋篇

楚陶三绝陶汝鼐

陶汝鼐(1601~1683),字仲调,一字燮友,别号密庵,又号石溪农,明湖广长沙府宁乡县(今湖南宁乡市)人。少奇慧, 十二岁应童子试,学使者惊为异才,取冠湖南数郡。崇祯二年(1629)以拔贡入国子监。时值崇祯帝亲临太学,群臣提议恢复“积分法”,崇祯帝即命祭酒于当年十月进行监试,共考六堂,每堂拔正卷一人,而六卷中又拔一人为首同,陶汝鼐获第一,奉诏题名勒石太学,以五品官秩留监肄业。崇祯六年(1633),湖广乡试中举人。时当盛年,思“效用于世”,屡上书地方当局,陈述时政利弊,未获采纳。崇祯十年(1637)、十六年(1643)两次中会试副榜,出任广东新会县教谕。他原本只想做一名处江湖之远的文人,终日以读书为乐,然在明清之际巨大社会变动下,又不得不走出书斋,弘光政权在南京建立时,他受人举荐担任了湖广总督何腾蛟的监军;南京陷落后,他又转道广西,投身永历政权,官授翰林院检讨,终因复国无望,再次归隐不仕。或谓京师失陷后,明室南渡,陶汝鼐由翰林院待诏改兵部职方司郎中,复授检讨、监五省军,捍御乡邦有力。清顺治十年(1653,永历七年),密谋举兵一案,他受到牵连,以叛案下狱,被定为死罪,幸得友人多方努力搭救,才免于一死,但仍被囚禁一年多才释放。出狱之后,他在家乡沩山寺剃发为僧,号“忍头陀”,遁迹江湖,郡县曾以“隐逸”荐举,坚辞不仕。卒年八十有三。

《清史稿》卷五零一有传云:“陶汝鼐,字仲调,一字密庵,宁乡人。与郭都贤交最笃。崇祯初,充拔贡生。会帝幸太学,群臣请复高皇积分法,祭酒顾锡畴奏荐汝鼐才,特赐第一,诏题名勒石太学。除五品官,不拜,乞留监肄业。癸酉举于乡,两中会试副榜。南渡后,剃发沩山,号忍头陀。生平内行笃,父殁,哀慕终身。事母曲尽孝养,处族党多厚德,尝为人雪奇冤,冒险难,活千余人,然不自言也。诗古文有奇气,著有《广西涯乐府》《古集》《寄云楼集》《褐玉堂集》《嘉树堂集》。都贤为序而行之,有‘生同里、长同学、出处患难同时同志’之语。”《小腆纪传》(清·徐鼒)中的陶汝鼐传记亦有载:陶汝鼐“弟汝鼒,字幼调。献贼(指张献忠)伪檄举名士,汝鼒与汝鼐子之典名最著;汝鼒曰‘兄止此子。吾有三子,不忧死!’乃佯应命,而蜡书乞师于江西巡抚郭都贤;不得达,竟死虔州。”

陶汝鼐与郭都贤交情甚笃,其弟汝鼒又系郭都贤门生。史料可考,郭都贤是湖广益阳(今湖南桃江县三堂街镇合水桥)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与文安之系同年至交。陶汝鼐与文安之的关系也非同寻常,其《荣木堂合集》文集卷二序中就有载:“崇祯庚午,以奉诏留学北雍。词林先辈以文字折节交者十数公,峡州文铁庵、华阴王昆华两先生气谊尤厚。”庚午即崇祯三年(1630),文安之走马上任南雍司业已有年余,陶汝鼐当年就读北雍,亦师亦友,气谊尤厚。

陶汝鼐年轻时曾加入复社,因才华横溢,诗文书法俱佳,名动海内,时有“楚陶三绝”之誉。其行文隽逸,有奇气,词赋尤工;书法初出入米芾,晚为颜鲁公,所过寺院辄为制碑铭联榜,至今宝贵。平生编纂《大沩山志》八卷,著有《广西涯乐府》《嚏古集》《寄云楼集》《褐玉堂集》《嘉树堂集》等,另有合刻的《荣木堂文集》《荣木堂诗集》共三十六卷,流传至今。

百度可窥之,陶汝鼐的诗多感慨兴亡,自伤身世之作,激越凄楚,声情并茂。如《放还贻别诸同难者》:“填海移山事岂成,湘天不明人夜行。十年离乱各风雨,一劫修罗共死生。辽鹤乍来城郭变,枯树纵去江潭平。归欤莫负雄慈力,好着袈裟安钓耕。”其文章中也有一些记载抗清志士轶事的。如《扬龙友中丞传》中详实记叙了友人扬文骢(龙友)坚持抗清,不屈不挠,被俘之后,不为清政府威逼利诱所动,慷慨赴义的经过。《黎平何公殉节传》中记述了南明督师何腾蛟受伤被俘,誓死不降,绝食五六日,终于被杀。作者曾做过何腾蛟的监军,朝夕相处,共同斗争,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写到何殉国时云:“呜呼!公于是成仁无憾矣。……封疆大臣能鞠躬尽瘁,从容而死节者如公几人!”陶汝鼐交游广泛,与晚明的许多文人,如陈继儒、董其昌、钟惺、黄周星、杨文聪等都多有往来。其文集中许多相关文章可以作为研究他们的佐证、参考。

陶汝鼐和文安之颇有交往,这从他的诗文集中亦可窥之。清乾隆《东湖县志》(2017年校注本)卷十三有附录。

文铁庵太史邀游三游洞和韵二首(壬申)

(洞在峡州上十余里,唐元白同游作记,宋苏黄同游作诗,皆刻壁间)

其一

峭壁悬萝罨一溪,洞中翻似踏春蹄。

种山人动夕阳上,载酒客行香雾低。

丘壑有廊疑响屧,石花如柱欲飞题。

此游第几凭君记,顿使岩灵发所栖。

其二

共君情具不能删,布袜冲霜向此山。

云雨半醒巫峡睡,阴晴中变洞门闲。

诗成幸附苏黄跋,羽化思招萼绿鬟。

兴极岂辞重洗盏,峰前明月勷人还。

注:此诗源自《荣木堂合集》诗集卷六。壬申指崇祯五年(1632)。枝江籍周德富先生提供并注释《荣木堂合集》文集卷二序中记载:“崇祯庚午,以奉诏留学北雍。词林先辈以文字折节交者十数公,峡州文铁庵、华阴王昆华两先生气谊尤厚。既秋风鍜羽大冢宰疏请诠试注知州,意不乐就。两公迭为主人,时时出异书、茗酒相邀,致若骨肉兄弟也。是年以册立覃恩两先生皆侍讲当制,明年春又皆得分校礼闱。用宝期迫,乃使予床头捉刀,一品以下词臣□省官清华者,凡数十篇,脱稿即付小胥呈之,不复存也。兵燹之后,携廿年杂作入岭表逢盗,其中或有存者,又投于海矣。去今四十余年,长儿从故纸堆中简出蠹残十数版,皆是燕□寒宵,呵毫澹墨,亟令焚之勿增感叹。久之,取其可辨识者录出数通,亦足以志盛时交游之概耳。尝修郡县志,搜求故家纶诰□□无几,使其子孙蓦然□他集中见之惊喜当何。如今数公家乘未知俱无恙否,贤者必有后。予虽刍狗,其言何得非魏家遗笏也。密庵自□”

送杨海门应试南雍寄讯文铁庵祭酒周巢轩司业

去楫莺花满,明湖一镜开。

载书天禄阁,更赋凤凰台。

云气缘衣动,天风送棹来。

爱君生羽翰,寄意向蓬莱。

注:此诗源自《荣木堂合集》诗集卷五。周巢轩即周凤翔,出任南京国子监司业时,曾为文安之《易傭》作序,同年,也就是崇祯十二年(1639),文安之由南京国子监司业晋升为祭酒。

秋宵述梦

(峡州者,汝止先生也;刘郎者,吴郡倅彦升也)

峡州美人清且研,玉除花管弄云烟。夜深碧碗酌清泉,手持秘书使我笺。归来峡口相对眠,布帆载酒上青天。黄陵庙前雪满船,转棹高歌楚竹燃。回思北会十数年,参商世乱如风鸢 。秋宵不寤尝睊睊,故人入梦真可怜。宛如对酒墨池前,掀髯半白多于玄。为言刘郎身亦全,举家无恙新归田。知君久已成播迁,窜身殊方珠在渊。吴门别驾归路淹,往复念之心忧煎。何由聚首真奇缘,梦中消息然未然。长松凋落或再鲜,彼苍岂尽除遗贤。东窗待曙雨蒲檐,蒹霞梦断情缠绵。

注:此诗源自陶汝鼐《荣木堂合集》诗集卷三。

寄文铁庵阁学

不见阁下者,垂十四年。不奉书问者,又五六年矣。一旦天地崩坼,遂至于此。意都门晨夕,峡上啸歌,皆三代以上事。比所闻见,大似一部五代史耳。伤心如何!然湖南半角,尚存汉朔。阁下磥砢千尺,岿然岩壑之间,犹甚意外。天其未绝楚耶!

癸未春,在刘彦升署中,与叔度、自怡骨肉相聚,刻刻念阁下不能已。比到家,仗庇老母妻儿逃万山中,尚在。此外,期功强近,罹于贼祸者,不可胜数。而脊令之悲,尤为惨毒。旋复以青毡入粤,冀移家海上耳。嗣量移待诏,而南都又且告变。幸家累未出门,得乞制府一檄还矣。途中逢毛公泽,始知阁下潜于施州容美之间。今年逢邵生,知近祉,益悉阶前兰玉皆无恙。且彼中奇奥,非复人间羡望之极。

若长沙,四面刀剑为林,仅留蓁莾之区。虽不乏深处,已与虎狼共之矣。春夏以来,为督师弓旌所迫,亦时在髯参短簿之间,小有借著,其实藉以自蔽,殊非本色也。

屡闻阁下驱策荒服之长,劲旅近万。果能一出,定当勋踰韩范。若湖南北,主容之兵过十余万,皆骄悍已极。或使之响应,则可耳。阁下为社稷强起,亦舍此日无待矣。何时得再见颜色,如君实入雒也,悬恋不尽。

注:此文源自陶汝鼐《荣木堂合集》文集卷十。文中言及的刘彦升,是夷陵先贤刘一儒之孙刘升,其子刘廷僖字自怡。叔度是罗旒之子罗法古。夷陵文氏谱中有载:安之公“子八人,长初吉,郡禀生,早卒。娶郡岁贡士罗公旒女……女五,长适工部尚书庄介刘公冢孙刘廷仪;次适宜都侯塔天宝;次适毛部院寿登;次尚幼。”个中“工部尚书庄介刘公”即刘一儒,“郡岁贡士罗公旒”即罗法古的父亲,都是文安之子女联姻的亲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