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路欢乐”,一举摧毁鞑靼和瓦剌,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来源:腾讯网 | 2022-12-11 22:35:13

永乐年间,明朝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明成祖朱棣的人生轨迹,虽历尽坎坷,却也“一路欢乐”。首先古往今来中国大一统国家里的藩王谋反成功第一人;其次北征漠北之乐,夸张地说,那是边走边打黄羊做烧烤,一举摧毁北元残余鞑靼和瓦剌两部,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永乐元年(1403),建文元年举人金幼孜改翰林检讨。金幼孜历次北征皆扈从往来。其在永乐八年(1410)、十二年(1414)所撰的《北征录》、《北征后录》以及杨荣所撰的《北征记》等笔记,记载了永乐皇帝在五次“犁庭扫北”期间的君臣言行,地理环境、关隘险道、草木花鸟、晴雨温寒、见闻趣事以及行军作战情况等等。

从扈从文人所记笔记中,可以窥见永乐大帝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丰功伟业,“远迈汉唐”。他的乐不是运气?而是在长期血雨腥风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磨砺而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图_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

怀柔四方 钳制漠北

明军北取中原,克大都(今北京)后,元朝败退蒙古高原,初期与东面的高丽和女真、西面畏兀儿地区仍旧保持着政治经济的联系。据守辽东的北元丞相纳哈出,一直策应北元皇帝的军事行动。朱元璋在辽东委派多个亲王镇边,镇抚北平的燕王朱棣经常率军出征漠北草原,威名大振。

朱棣即位后,继承朱元璋对东北的女真、朝鲜李朝及西域诸国安抚为主,管制为辅的政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加强对蒙古各部钳制。永乐八年第一次北征途中,大明君臣于戎马倥偬之余,谈文论史,抚今追昔。二月二十五日,至张家口西北翠屏山长城脚下的万全城,永乐皇帝有感而发,对金幼孜等三人说:“此城朕所筑。”过城北野狐岭,他手指关口说:“如此险,人马安能渡?”

上图_ 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 示意图

朱棣非常了解女真属地的各种情况,永乐八年三月二十六日,行军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永乐帝召语塞外山川,说他从女真人那里知道,由此地去辽东可千余里,女真属地有长白山,“其巅有冰,色白,草木皆白,产虎豹亦白”。明朝对女真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女真首领们不但积极派兵配合明朝追剿北元势力,还阻止朝鲜李朝的扩张。朝鲜李朝善于观察局势变化,太宗李芳远对明朝百依百顺,历次北征中,蒙古、女真人并不少见,且用之如刀刃箭锋,朝鲜也出马匹和少量部队。

至永乐四年(1406),明朝在西北边疆共设置了七个卫所。而关西七卫的西北盘踞着两个强大的蒙古系帝国:亦力把里国和帖木儿汗国,这两个帝国时刻关注东方局势,帖木儿汗国曾一度想东征明朝。明朝与亦力把里国和帖木儿汗国虽限山隔海,风殊俗异,然互派使者,奉贡不绝,始终维持着表面上的亲密,这些措施稳定了西北的局势。

上图_ 关西七卫,明朝在嘉峪关以西设立的7个羁縻卫所

对女真、朝鲜及西域诸国能起到的阻隔作用,永乐帝并不放心。永乐八年二月二十一日,明军从“南屏京师,后控沙漠”的宣府镇(今河北宣化)出发,晚至宣平,朱棣曾和金幼孜等人说:“今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宁夏、甘肃、大宁、辽东,则边境可永无事矣。”

永乐二十年,在蒙古鞑靼、瓦剌与女真、朝鲜及西域诸国的中间缓冲带,增置山西大同、天城、阳和、朔州等卫以御敌。至此,朱棣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包围漠北,预防女真、朝鲜及西域诸国潜在威胁的战略基本完成。

上图_ 明时期 鞑靼 瓦剌 地图

永乐震怒 决计亲征

溃退蒙古高原的元蒙残余势力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遂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以鞑靼部最为强盛。永乐七年(1409),鞑靼部本雅失里杀使臣郭骥。永乐帝大怒,同年八月,派靖难第一功臣丘福出塞讨伐。

同机动性极强的蒙古骑兵作战,永乐皇帝深得其法,他再三嘱咐丘福,若自开平以北,即不见蒙古军,相机前进,不可轻敌。然而丘福轻敌冒进至胪朐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兵败遇害。鞑靼军挟裹兀良哈乘势南下,时常袭扰长城沿线,北方边境岌岌可危。对此永乐帝震怒,“以诸将无足任者,决计亲征”。

永乐八年(1410)二月,永乐皇帝朱棣亲率50万大军,北征鞑靼。

上图_ 永乐帝(朱棣)使用的宝剑

各种渠道 了解北方

庙堂之高,而且时刻关注江湖之远。明成祖皇帝朱棣又是一位善于观察和学习的人,在金幼孜记录中,朱棣拥有渊博的知识,又有多年实战经验,对长城内外以及漠北的地形、地貌,备御形势十分熟悉。

永乐八年二月十六日,午时驻扎鸡鸣山(位于河北张家口市下花园),永乐指着指着鸡鸣山对金幼孜等三人说:“此即鸡鸣山。昔顺帝北遁,其山忽崩有声如雷。”十七日,过坳儿山,路险如鸡鸣,过此山渐平。永乐帝勒马登高岗,召金幼孜等人,指着眼前群山说:“此天之所以限南北也。”朱棣说的是燕山山脉,此山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天然分界线。

朱棣非常注重亲临现场,实地调查,不可道听途说。

三月初十日永乐帝登小伯颜山山顶,山坡多石,山下荒草无际,北望数十里外,又有平山甚长。永乐帝说:“人未经此者,每言塞北事,但想像耳,安能得其真也。”

四月二十二日早,发捷胜冈(今蒙古国境内)。行军数十里,满目荒山野草,永乐帝说:“四望无际,莫如其极,此真所谓大漠也。”

六月初二日中午经过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之阔滦海子(今内蒙古呼伦湖),永乐帝说:“此水周围千余里,斡难、胪朐凡七河注其中,故大也。”

上图_ 明军头盔,英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馆藏

观天气 知山脉

从朱棣和臣属的言谈里,我们得知朱棣为燕王时,几次深入岭北蒙古草原,非常熟悉高原的气候特点以及风土人情。永乐八年十四日早,从永安甸(今北京市延庆区以东18公里)出发,永乐帝笑呼金幼孜等三人再一次观赏天晴后的八达岭,金幼孜惊叹道:“盖诸山雪霁,千岩万睿,耸列霄汉,琼瑶璀璨,光辉夺目,真奇观也。”

二月二十七日,驻兴和休整8天,举行阅兵式,时天晴,又大风。朱棣说:“尔等今日始知朔方风气。”忽然天阴,朱棣又说:“雪且至。”

三月初十日早,发鸣銮戍(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附近),永乐帝登山麓渐行,指东北方隆起的群山,对金幼孜三人说:“此大伯颜山,其西北有小伯颜山。”过了一会儿又说:“适所过沙城,即元之中都,此处最宜牧马。

五月初一日,明军抵达克鲁伦河流域,永乐帝指着前山说:“此即名白云山。”又行数里,白云中有青气接地,望之如青山白云。永乐帝说:“此山甚高大可观。”金幼孜以为信然。永乐帝笑着说:“此气也,非真山。”

上图_ 克鲁伦河水系图

大漠风俗 南北迥异

永乐八年二月二十五日,久居江西的金幼孜在野狐岭(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感受到:“大风甚寒,下马便旋,靴底沾雪,凝冻滑甚。上马尤难,两手攀鞍,皆冻不能屈伸。”午后至兴和城北下营,永乐帝曰:“足寒时不要即附火,只频行足自暖。”

四月初六日早,发屯云谷,霜气甚寒,皆衣皮裘,戴狐帽。永乐帝诏曰:“云《豳风》‘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今已莠葽之时,而气尚栗烈,人皆衣狐裘,未经此者,与之言自是不信。”光大对曰:“臣若不涉此,亦不深信。”永乐笑着说你们都是江南人啊!

长期在漠北征战,永乐大帝有胡化的饮食习惯,从大漠返回途中,几次吃羊肉。过沙城(元中都,今河北张北以北),开始猎取黄羊。二月二十九日,猎者得黄羊至,召金幼孜等三人观之。三月初二日,驻跸兴和,赐食黄羊。返程七月十三日立秋,驻扎锦云碛,永乐帝召赐食烧羊、烧酒。

上图_ 金幼孜(1368年5月26日-1432年1月19日)

狩猎见闻 排兵布阵

永乐八年三月初十日早,发鸣銮戍,平旷的戈壁滩,沙中多穴。永乐帝指着说:“此鼢鼠穴也。马行其上,为所陷。”在小伯颜山脚下适中官(宫里的太监)射一野马来进献,永乐召金幼孜及尚书方宾等人上前观看,并说:“野马如马,此野骡非野马,汝辈详观之。”

三月十九日早,发锦水碛,行十余里,道边有一座古城,永乐帝指着说:“此答鲁城也,朕尝猎于此。”三月二十七日,在沙漠戈壁永乐帝令卫士掘沙穴中跳兔,与金幼孜三人观看,跳兔大如鼠,“行则跳跃,性狡如兔,犬不能获之”。金幼孜对草原戈壁上的狩猎经历,还作诗一首:“沙鸡随箭落,野马近人惊。咫尺闻天语,常依御辇行”。

五月十三日,明军进至斡难河(黑龙江之源头,今蒙俄边境之额嫩河)。六月十四日,明军在广漠镇一带乘胜出击,鞑靼人由是遂绝。永乐十二年金幼孜的《后北征录》记叙简单,仅仅是日期天气而已,但是却记载了几场精彩的战斗场面。即永乐十二年(1414)六月初七傍晚时,在土剌河上游的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永乐帝以精锐者数百人前驱,火铳四发,瓦剌部三王大败。

上图_ 杨荣(1372年1月15日-1440年7月30日)

永清沙漠 壮志未酬

永乐二十二年(1424)第五次北征,建文二年进士杨荣以文渊阁大学士扈从北征,记其往还始末,著《北征记》。永乐二十二年(1424)春正月甲申,明朝大同、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守将奏阿鲁台所部侵掠边境。

四月永乐帝又一次北征鞑靼部,六月十七日,明军前锋追至答兰纳木儿河(今呼伦贝尔哈拉哈河支流墨尔根河),不见阿鲁台部踪影。永乐帝以大军继进,派英国公张辅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余里,一人一骑之迹无睹,必其遁久矣”。

君臣议进止,永乐帝说:“今出塞已久,人马俱劳,虏地早寒,一旦有风雪之变,归途尚远,不可不虑。”杨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无奈之下,于二十二日永乐帝遂下令班师。

六月丙寅,驻扎苍玉涧,劳师远征,战绩不佳,永乐帝恐怕军队情绪不稳,放松警惕。永乐帝提醒诸将:“今大军南还,将士既未尝见敌,必有怠心,寇综迹诡秘,不可轻忽,须严兵殿后。仍戒饬军中,昼夜警备,常如寇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十八日,65岁的永乐帝病逝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东南)。

上图_ 明朝与蒙古

综上所述,由于明朝不间断地对蒙古诸部进行军事打击,以及蒙古人内讧,自然灾害并缺乏市场,北归的蒙古人从盛世大元帝国退化为以单一游牧经济为主的落后游牧部落,除偏居辽东一隅的兀良哈等少数地方尚能维持。

永乐帝五次远征漠北,国家财力消耗过大,明朝内部的各种矛盾有所加剧。但也保障了明朝北方边境的安宁,明朝和蒙古对等互市,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作者:陈文龙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北征录》《北征后录》《北征记》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