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影像
接地气
(资料图片)
古代的沁水,春秋属晋,战国属韩。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的万山围子中,是河东到上党、泽州必经之地,故有“当潞泽之门户,扼平蒲之咽喉”之称。由晋国古都翼城或曲沃、绛、新田经坞岭,过上党出滏口陉可达齐鲁;经高都古邑出白陉、太行陉可入中原诸国,这条古道就是沁水古道(古称钘隥古道或坞岭道)。《穆天子传》:“癸未,至于野王(今河南沁阳)。甲申,天子北升于大北之隥(太行陉),而降休于两柏之下(今泽州晋庙铺)。乙酉,天子西绝钘隥(坞岭),乃遂西南。戊子,至于盬(今运城盐湖)。”又载:“天子四日休于濩泽(今阳城),于是射鸟猎兽。”可见,周朝的时候,沁水古道就已是皇家大道了,穆王应是从野王过太行陉,经濩泽、沁水、坞岭到达西南方向的盬。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更是成为了军事要隘和商贾之道,正是这条“一山放出一山拦”崎岖而险峻的咽喉要道,发生了许多险象环生的大事件,让人惊叹不已。
太行陉古道
晋国的黑壤(黄父)会盟
黑壤就是黄父,也叫黑岭,即今沁水与翼城交界的坞岭,北朝宇文氏讳黑,始为坞岭。坞岭有东坞岭与西坞岭之别,两山相峙,东坞岭在沁水境,西坞岭为翼城地。黑壤(黄父)在沁水境内西北,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此检阅晋军,之后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曾两次召集有关诸侯国在这里会盟。
春秋诸侯国分布图
一是黑壤会盟。《春秋》:“宣公七年(前602年),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左传·宣公七年》:“冬,盟于黑壤,王叔桓公临之,以谋不睦。晋侯之立也,公不朝焉,又不使大夫聘,晋人止公于会,盟于黄父。公不与盟,以赂免。故黑壤之盟不书,讳之也。”黑壤会盟时在鲁宣公七年冬,晋成公、宋文公、卫成公、郑襄公、曹文公、鲁宣公在晋国的黑壤会盟,周王室派卿士王叔桓公亲临黑壤监盟,主要内容是商量对付那些不服从晋国的诸侯,叫以谋不睦,各诸侯盟国必须无条件和晋国和睦相处。由于晋成公即位时,鲁宣公没有去朝贺,也没有派使节前往,晋成公借此会盟之机扣留了鲁宣公,后来鲁国向晋国送了不少财物,晋国才放宣公回国。所以,《春秋》不记载黑壤结盟,这是由于隐讳宣公受辱。
二是黄父会盟。前520年,东周景王驾崩,嫡子王子猛即位,是为周悼王。庶子王子朝欲篡夺王位,率周王畿百工及周灵王、景王的族人击败了周王室军队,悼王急忙去晋国求救。前519年10月晋国派大夫荀跞、籍谈率军护送周悼王返回王城,同年11月悼王卒,其弟王子匄即位,是为周敬王。庶子王子朝不甘人下,再次蓄力击败周王室王师,占据周都王城,敬王退居王城东狄泉(今洛阳东北),人称东王。庶子王子朝在王城称王,人称其为西王。前517年6月,郑定公出使晋国,请晋国再度出兵救周。前517年夏,晋、鲁、宋、卫、曹、邾、滕、薛、小邾等国会盟于黄父,商议平定周王室的叛乱。《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春,叔孙婼如宋。夏,叔诣会晋赵鞅、宋乐大心、卫北宫喜、郑游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黄父。”主盟者晋卿士赵鞅照会与会诸侯国参会人员紧急向周王室提供粮草和军队支援敬王,会议非常成功。会后,前516年,赵鞅请命于晋顷公,大合诸侯,率晋军入周,迎敬王入城,西王王子朝及其族党被肃清出周王畿之地,逃入了楚国。《史记·赵世家》:“晋顷公之九年,简子将合诸侯戍于周。其明年,入周敬王于周,辟弟子朝之故也。”年轻的赵鞅以其出色的领导能力平定了持续三年之久的周王室之乱,有效地维护了周朝的礼制,受到了各诸侯国的高度称赞。
齐庄公千里袭晋
周灵王十五年(前557年)晋国悼公去世,平公即位。齐国灵公乘晋君初立之机,背弃中原盟约,兴兵攻打鲁、卫、曹等中原盟国,意欲代晋称霸。前555年为巩固中原联盟,维护晋国的霸主地位,晋平公亲率晋、宋、卫、郑、曹、莒、邾、滕、杞、薛、小邾十一国诸侯联军前去攻打齐国平阴,齐受到重创,国君灵公吓破了胆,企图弃国都临淄而逃。就在此时,太子光和大夫郭荣突然挡在了灵公车前,说:“敌人行进速度快,攻击凶猛,说明他们是想劫掠,在虚张声势,快要退兵了,国君何必害怕!社稷之主不可轻逃,逃跑则易失众人之心!”灵公欲强行冲破阻拦,太子光眼疾手快地砍断了拴马缰绳,战车才停了下来。果如太子所料,诸侯联军声势虽大,但见齐国不降,也就退兵了。太子光敢于冒着被废被杀的风险拦国君的车,能预料到战事的结果,足见其非凡的才智和胆识。第二年,灵公去世,太子光即位,是为齐庄公。
齐庄公袭晋路线图
前550年,为报晋国伐齐一箭之仇,庄公一面资助逃到齐国的晋公族大夫栾盈回国复仇制造内乱;一面挑选精锐士卒,准备疾袭伐晋。是年秋,攻取卫国,夺取晋东方之军事要地朝歌(今河南淇县),直攻到太行山下。遂分为二队,一队入孟门(今河南辉县),过长平关经沁水古道,直奔晋之绛都;一队经太行轵关陉,攻取郫邵(今河南济源西)和另一路军会合于荧庭(今翼城东南),在此与晋军展开激战,由于齐师为精锐部队,晋国士卒伤亡惨重,故齐侯令收集晋军之尸体于浍水,以为“京观”(将杀死的晋军尸体或头颅堆积起来,筑成高塔,甚为壮观,炫耀战功)。一说,齐军在荧庭,即遭遇晋军奋力反击,根本就没有去到浍河,更谈不上去曲沃(今闻喜东北)接应晋大夫栾盈之乱了。故齐军回师在少水(沁河)郑庄至端氏一带筑垒,重挫晋军,收集晋人尸体,建成了一座“武军封”(类似于‘京观’),然后扬威而去。《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于荧庭,戍郫邵,封少水,以报平阴之役,乃还。”庄公在回来的路上,没回国都,又去袭击了和晋国要好的莒国,齐将杞梁战死,庄公回国后在郊外遇到了前来扶柩的杞梁妻,使臣向她吊唁,她辞谢说:“杞梁有罪,岂敢劳国君派人吊唁,如能免罪,还有先人的破屋在那里,下妾不能在郊外接受吊唁。”于是,庄公就到杞梁家去吊唁。这段历史由春秋至明经各个朝代的添油加醋,演绎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这样,不仅莫名其妙地给“千古一帝”秦始皇背了一口黑锅,还为我国民间文艺的繁荣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庄公而言,真觉其幸乎;对秦始皇来说,真是其不幸乎。
荧庭古城
庄公回国后,遭到朝臣非议,虽能逞一时之快,可一旦晋国来战,齐国必遭大难。这次战事后庄公更是专横跋扈、鲁莽做事、淫下臣妻,终在两年后的前548年,被权臣阴谋所杀。作为一个胆识过人、勇伐晋国的一代君主,就这样窝囊地倾生了,焉不知阴沟里翻船也是有的。
孔子高足子贡出使晋国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社会的最博学者,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万师之表。其门下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七十二贤人中又涌现出了“孔门十哲”,就相当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博士”了。出使晋国的子贡就是受业精通的“孔门十哲”杰出代表之一。
端木赐(前520—前456),复姓端木,字子贡,春秋卫国人,以其能言善辩闻名,曾任鲁国、卫国之相,是优秀的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同时,又善于经商,家累千金,是孔子三千弟子之首富,“端木遗风”是子贡遗留下来的经商诚信之风,后世称之为儒商始祖。
孔子高足子贡像
子贡出使晋国的起因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齐国大夫田恒欲作乱于齐,但又顾虑齐四大家族的强大势力,便准备先出兵伐鲁。孔子听说田恒要攻打自己的国家,就问学生们:“国家有危难,谁能够化解?”子贡毛遂自荐,孔子欣然同意。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子贡受鲁国派遣出使齐国,说服了田恒,使之放弃了伐鲁而伐吴,前提是不立即发兵攻鲁,待子贡去说服吴国救鲁,即可移兵吴国了。子贡随即去了吴国,说服吴国救鲁伐齐,又赶到越国说服越国随吴伐齐。办完这些事,子贡迅疾回到齐国让田恒静等吴国军队到来,直接开战。
子贡所到之处“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俨然一副学者风范、使者气魄、君子风度,各诸侯无不以宾主相礼,从而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得势而益彰”。就在吴、越、齐、鲁搅成一锅粥的空当,子贡又马不停蹄,从临淄出发经滏口陉翻越太行,步入沁水古道,前往晋国绛都(一说绛在绛县,一说绛就是翼城)。一日,来到少水郑庄古渡西岸一个雅幽的村庄歇息,在这里作了短暂停留,若干年后或有其子孙端木氏一支迁居到了这个村庄,因姓而取名——端氏聚(今沁水郑庄河头村,旧称西城村)。作家葛水平在《村庄》一文中写道:“子贡由鲁国入晋,无论是去山西的翼城还是曲沃,一条沁河都是他濯足的地方。”来到晋国,子贡告诉晋定公:“吴国正在和齐国开战,吴国战胜齐国后必然加兵于晋,晋国要做好战斗准备。”后来,吴国大败齐国,晋国大败吴国,越国又灭掉了吴国,鲁国安然无恙。《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晋国国都端氏遗址文物保护标志碑
晋君食邑端氏
晋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始祖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前1033年周成王将唐地分封给弟弟叔虞,叔虞成了唐国国君,故称唐叔虞。叔虞儿子姬燮继位后,因迁居到晋水傍,故将国号改称晋,是为晋侯燮。晋国前后延续了640余年,共27代40位国君,先后以翼城、曲沃、绛、新田、屯留、端氏为都。其中,屯留和端氏是晋国晚期的国都。
春秋末期,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成了晋国的实际掌权者,晋君就像周天子一样成了傀儡。于是,六卿为争权夺利大打出手,战争的结果使六卿变成了韩、赵、魏三家。三家成了新兴的诸侯国,但名不正、言不顺,在正统的周礼面前无法以一个侯国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以贿赂、威胁、恐吓的手段迫使周王室给自己册封,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史称三家分晋。从此晋君由居庙堂之高青云直下,跌入了寄人篱下的境地。三晋初期,还给了晋君点面子,晋国公室被限制在了绛都和曲沃两邑。晋孝公十三年(前376年)三家派兵包围了晋宫,将孝公赶出了绛都;前369年,韩赵将孝公迁至了屯留,姬氏宗祠随迁奉祀;前359年,韩魏又把孝公迁到了端氏,《史记·赵世家》记载:“十六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此后,晋君孝公、静公父子便食邑端氏聚“西城”一带方百里千余户奉禄,将宗庙迁至了高都古邑(今泽州高都)奉祀,故曰晋城。前356年,孝公卒,按晋公室规矩立儿子姬俱酒为新君,即晋静公。前349年,赵肃侯攻韩国端氏,又送静公返回了屯留,废静公为庶民。《史记·赵世家》:“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屯留。”至此,晋国寿终正寝。
一千多年后,明朝著名诗人李梦阳从晋阳来沁水看望恩师李翰,沿沁水古道游览,行至端氏聚驻足系马,对晋国这段历史无限感慨,赋诗云:“系马荒城下,空翠围峰峦。一闻端氏名,怀古长生叹。忆昔晋茅土,珍重天王颁。大纲渐颓废,宗社寻凋残……行人无限恨,夜深明月寒。”
千军万马战长平
《资治通鉴·长平之战》:“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与长平,以安据上党民。王龁因伐赵。”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爆发,秦将王龁以少水为依托,首战轻取上党郡治北部,上党百姓纷纷南逃进入长平,赵国老将廉颇率军抵达长平,阻秦军于上党郡治南,雕黄岭至老马岭一线以西,王龁率秦军与赵军在老马岭及玉溪河谷一带展开激战,双方势均力敌,形成拉锯的局面。秦相范睢见势不利,遣人以重金贿赂赵国权臣,用离间计使赵国易帅换将,秦国也暗换白起为将。武安君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术大败赵军,坑灭赵将士45万人。关于秦军参战的兵力,《史记》中没有明确记载,根据《孙子兵法》中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的精神,白起虽为战神,纵使不用十倍于赵的兵力围歼,但至少要超过45万,《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今虽破长平,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秦军投入的兵力至少在50—70万人。遥想当年,可见西起河东、东去上党的沁水古道上,60万左右的秦军鱼贯前行,奔赴长平前线。在雕黄岭、秋峪岭、老马岭一带满山遍野布满了秦军,在长达数月的战争中,秦赵双方都耗费巨大。单就秦军而言,每人每天按1斤粮食计算需60余万斤,秦后勤供给即使从翼城出发到达雕黄岭或老马岭,至少也需二昼夜才能往返;每车按1200―1500斤粮草装运,120万斤的粮草,需车800―1000辆,如人力挑运,需要的运力更大。可以想象战争开始后,从翼城至端氏聚再到老马岭,沁水古道上出现了一条浩浩荡荡绵延起伏百余公里的运输长龙,昼夜不息,真可谓千军万马战长平。
此外,前286年(一说前280年)秦将白起攻取赵国光狼城也是经沁水古道行进的。
长平之战秦军路线图
秦始皇从这里走过
前221年,历史翻过了战国一页,进入了秦朝。前218年初夏,秦驰道东方道博浪沙地区(今河南原阳),绿荫遮蔽的灌木丛中,隐藏着韩国贵族张良和一个力可拔山的武士甘霸。当一支声势浩大、气势恢宏的车队从这里经过,武士甘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重达120斤的大铁锥砸向了五辆极其豪华的四驾龙辇最中间的一辆,锥落车毁人亡,肇事者迅速逃离,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张良锥秦事件。遗憾的是这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汉初三杰,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砸中的只是秦始皇的副车。始皇帝虽受到了惊吓,但并无大碍,仍按原计划进行第三次巡游,先到芝罘,后入住琅琊行宫,因徐福入海求仙未归,秦始皇没拿到长生不老药,而后经上党返归咸阳。《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九年,始皇车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芝罘,刻石。旋,遂之琅琊,道入上党。”
张良锥秦的古博浪沙遗址
张良锥秦纪念碑
秦始皇第三次东巡路线图
关键是上党至安邑这段,秦始皇是从哪走过的,都做了些什么?
据沁水原东峪乡兴龙寺古钟鼎文记载,秦始皇巡游,从上党返咸阳途中曾路经东峪。
《泽州府志·山川》:“凤凰山有二:一在县(沁水)东七十里(可能有误),连大尖山高峰,迤东连岳阳、浮山界,相传秦始皇凿断其头处二十余步;一在县东北十五里,有李司徒墓。”《沁水县志》:“凤凰山有二:一是县东北十五里;二是县东七十里,山势腾翔,宛然飞凤,故名。其颈处斩绝二十余步,俗传秦始皇时斩断风水,以压王气云。”此处无论是距县城十五里或七十里的凤凰山,都是沁水古道上不同地方的两座山,其中大尖山侧峰的凤凰山是秦始皇由上党到河东回咸阳的必经之路。
沁水凤凰二山
秦始皇巡游随行官员有武成侯王离、通武侯王贲、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士李斯等人,当时秦统一后,秦将王离屯兵王壁,驻扎在以王壁为中心的少水一带,应王离之邀秦始皇巡视长城军团河北军也在情理之中。王壁有“龙渠遗址”“交界(王峪村的自然庄)遗址”(见《沁水县志》(1986—2003)版本“文物保护”),传为秦始皇巡视龙渠、王峪一带秦军兴修的水利工程,两村因此而得名;又有“龙园”一地,传王离专门为秦始皇建造的临时“行宫”,故名龙园。
这些史实和传说也进一步佐证了秦始皇第三次东巡返程的行踪,即由芝罘返回琅琊行宫,经原齐国都临淄、赵国都邯郸,过太行山到达壶关(今长治潞州区东南上党郡治);之后,由上党经雕黄岭、东峪到达王壁;在王壁巡视后,经大尖山侧峰凤凰山、马邑城,过今沁水县城、坞岭,到达河东安邑,经蒲津渡回到咸阳。可见,沁水古道是多么重要的一条古道。
秦始皇来王壁之前,王壁并不叫王壁,鉴于秦始皇是当时的皇帝,最大的“王”,秦国官兵和当地百姓为图吉利,借帝王之王气和王离城城墙坚固如铜墙铁壁之意,取居住地名王壁,传为王壁村名由来之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