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头条丨她是陪嫁丫鬟,17岁被梁启超纳为小妾,付出一生却无名无分
来源:腾讯网 | 2023-01-06 17:47:39

1903年,李惠仙强忍女人的嫉妒心,主动为丈夫梁启超纳妾。她选中了自己的陪嫁丫鬟王桂荃。此时的王桂荃才17岁,30岁的梁启超同意了夫人的安排,却在圆房当夜,对王桂荃说,他可以娶王桂荃,但是不会给她任何名分,以后生的孩子,也不可以叫王桂荃母亲。

身世悲惨的王桂荃,原名叫王来喜,儿时的她,母亲早逝,父亲娶了继母之后,也不幸因病去世,狠心的继母将她转卖他人,不到十岁的她在经历多次拐卖,到了李家,成了小姐李惠仙的贴身丫鬟。

出身卑微,没有机会读书识字,1891年她作为小姐李蕙仙的丫鬟,陪嫁到名动京华的梁家。自幼和小姐李惠仙一起长大,她勤快朴实,对小姐更是忠心耿耿。作为姑爷的梁启超还为当时名叫王来喜的她改名为王桂荃。也许那个时候的王桂荃内心对梁启超就有了爱慕之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主母的李惠仙和梁启超育有一儿两女,在生完长子梁思成之后身体一直不好,无法为梁家延续香火再生男丁。在19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李惠仙决定要为梁启超纳一房小妾。

那时的梁启超在美国结识了一位20岁的华裔女子,由于他一直对外标榜他是推进“一夫一妻”制度的,爱上这位华裔女子后,他写信给妻子李惠仙,想与李惠仙离婚再娶,聪明的李惠仙用父亲的威严打消了梁启超离婚再娶的念头,但是为梁启超纳一房小妾势在必行。

聪明伶俐,勤勤恳恳的王桂荃毫无疑问成了主母李惠仙的第一人选。彼时的王桂荃17岁,虽内心有些犹豫,但为了报答小姐的知遇之恩,就同意为梁家延续香火传宗接代。就连没有小妾名分的事,她也没有计较。她在梁家既是主母李惠仙的得力助手,也是李惠仙各项指令的忠实执行者,同时也是整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负责对外联系和里里外外诸多事项。

嫁给梁启超之后,王桂荃先后为梁启超生了六个儿女。她和梁启超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后来著名的考古学家梁思永。因为梁启超纳王桂荃为妾,与自己一直倡导的“一夫一妻”制相违背,所以他要求孩子们叫王桂荃为“王姑娘”或者“王姨”,不能叫妈,王桂荃作为妾室的身份,也一直被梁启超对外慢的严严实实。

梁家在戊戌政变失败后,家族命运变得风雨飘摇。梁启超带着家人逃出北京,流亡日本。在民族忧患和家庭颠沛之际,王桂荃以一人之力,承担起了照顾全家人的重担。这段流亡生活,梁启超主要靠写文章谋生,家中可谓是捉襟见肘,生活穷困清苦。但是王桂荃不仅精心照料着全家人的饮食起居,对于几个孩子的教育也没有落下。对待主母李惠仙的孩子她也是一视同仁。在监督孩子们学习的时候,聪明好学的王桂荃还慢慢学会了读书看报。

在梁启超长女梁思庄10岁的时候染上了白喉住院治疗,梁思庄很怕疼,又爱撒娇,嗓子化脓,病情非常的严重,王桂荃始终把梁思庄的病情瞒着梁启超,不让他担心,后来经过王桂荃的精心照料,梁思庄终于好转康复,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王桂荃自己亲生女儿也不幸染上白喉,由于同时照顾两个孩子,分身乏术,护理不周,她自己的亲生女儿不到10岁就去世了,这对王桂荃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可是她为了照顾先生梁启超的工作和家人们的情绪,她只敢躲在没人的地方悄悄地抹眼泪。

结束在日本的14年流亡生活,1915年梁启超又因为反对袁世凯称帝,公开发表文章《异哉所谓国体论者》,惹怒了袁世凯,遭到了特务的暗杀,梁家只好再次举家转移到上海。这个时期的王桂荃一边照顾着全家人,为了先生梁启超的安全,还主动帮助他对外传递消息。在不断被追杀的日子里,王桂荃始终用坚强乐观的态度操持着一家人的生计,任劳任怨。

1924年,主母李惠仙因病去世,梁启超内心悲痛,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因病去世。至此全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全靠王桂荃一人照看。

她从一个陪嫁丫鬟蜕变成顶起梁家半边天的女人,她的世界里由始至终都只有家人,她无言无声地爱着家庭和孩子;她甘愿化作大树,忍受无尽风吹日晒,为孩子投下树荫。孩子们在学业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她和子女们被迫分散,每个人都在动荡的时局中流离失所,王桂荃的晚年过的也很是凄苦,于1968年孤身一人在栖身的草棚离世,终年82岁。

王桂荃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小妾,在不太完全理解丈夫的事业主张的情况下,极尽所能地帮助丈夫梁启超,默默无闻地支持着他的各项工作。

作为母亲,九个孩子各个都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才俊。在大儿子梁思成的回忆录中写到,王姨虽不是亲母,却胜似亲母,性格温和的她让所有孩子都心悦诚服。

在那个年代,王桂荃虽然无名无分,却用自己朴素的智慧与豁达的胸怀换来的是所有人的交口称赞和尊敬。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