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逼迫自己儿子李旦退位,自己称帝,建立武周,成为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到了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联合一众大臣在首都洛阳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这就是“神龙政变”。神龙政变中出力最多的有五大功臣,他们先后被封为郡王,所以这五人也被称为神龙五王。我们来看看是哪五人。
张柬之
一、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名相。
【资料图】
张柬之年轻时涉猎经书史籍,补缺为太学生。考中进士后,起初调任清源县丞。永昌元年(689年),这时张柬之已经六十四岁了,参加了朝廷以贤良科目召试,名列第一。才开始在中央任官。
武则天称帝后,曾询问宰相狄仁杰哪有人才,狄仁杰多次推荐张柬之。宰相姚崇出任灵武军使,即将启程,武则天问姚崇百官中可任宰相的人,姚崇说也极力推荐张柬之。武后当天就授张柬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和张昌宗掌握大权,张柬之、崔玄暐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划杀掉张易之和张昌宗。之后,张柬之劝说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一同加入。
不久,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人王同皎到东宫去迎接李显。众人陪同李显来到玄武门,进入宫中。此时武则天在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在迎仙宫的走廊里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然后进至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在她周围环绕侍卫。之后众人要求武则天还政于太子李显。接下来张柬之等人逮捕了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同党,将他们全部处斩。
之后,武则天颁下制书,武则天将帝位传给李显,恢复李唐江山。李显登基后,论功提拔张柬之为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汉阳郡王。不久,张柬之遭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排挤,武三思以张等五大臣诬陷韦后为由,向李显中伤他们,李显于是下诏,同时免去他们的宰相职务。
张柬之失权后,回襄州养病。不久又遭贬,并流放到泷州(今广东罗定),忧愁愤懑而死,享年八十二岁。唐睿宗追赠张柬之为中书令,谥号文贞。
崔玄暐
二、崔玄暐(639年~706年),本名崔晔,字玄暐,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唐朝宰相。
崔玄暐出身博陵崔氏。崔玄暐年轻时以学行著称。龙朔二年(662年),崔玄暐考中明经科,开始入朝为官。
崔玄暐为官期间,性情耿直,从不私下接受官员请托,因此受到权贵的忌恨。长安年间,崔玄暐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此前,酷吏来俊臣、周兴等酷吏贪图封赏,诬陷良善,抄没数百家。崔玄暐拜相后,上表皇帝,为他们陈述冤屈。武则天感悟,将这些人全部赦免。
神龙元年(705年),崔玄暐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袁恕己等人趁武则天病重,发动兵变,拥立皇太子李显登基,是为唐中宗,因功擢升中书令,封博陵郡公。后来,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多次在中宗面前进谗。中宗采用明升暗降之计,封崔玄暐为博陵郡王,罢去其宰相之职。
一年后,唐中宗再次听信武三思谗言,贬崔玄暐为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刺史。后来,武三思又诬陷崔玄暐等人与驸马王同皎同谋作乱。崔玄暐又被贬为白州(今广西博白)司马,削去封爵。不久,武三思暗中宣扬韦皇后淫乱后宫之事,并嫁祸给崔玄暐等人。唐中宗大怒,将崔玄暐流放古州。
崔玄暐在流放途中病逝,时年六十九岁。唐睿宗时期,崔玄暐被追复官爵,赐谥文献。
敬晖
三、敬晖(?-706年),字仲晔,绛州太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唐朝宰相。
敬晖早年以科举入仕,历任卫州刺史、泰州刺史、洛州长史。不久,武则天前往长安,任命敬晖为东都副留守。他为官清廉,受到武则天的嘉奖。长安三年(703年),敬晖拜中台右丞,加银青光禄大夫。
不久,武则天病重,张易之与张昌宗侍奉左右,把持宫门,不许大臣探视。敬晖与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决定趁机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张柬之利用职权安排桓彦范、敬晖为羽林军将军,让他们掌握禁军。不久,敬晖暗中拜谒皇太子李显,密陈政变计划,得到李显的赞同。
神龙元年(705年),敬晖与张柬之等人闯入玄武门,直达迎仙宫集仙殿,并诛杀张易之兄弟。次日,武则天禅位于李显,是为唐中宗。敬晖被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升任侍中,赐爵平阳郡公,不久又进封齐国公。
之后,敬晖上表劝谏给武氏宗亲降爵。唐中宗于是将武氏诸王降为公爵。武三思非常恼怒,在唐中宗面前不断进谗,并提出明升暗降的计策。不久,敬晖被罢去宰相之职,被封为平阳郡王。敬晖等人被罢相后,虽被封为郡王,但却大权旁落,从此受制于武三思。
不久,敬晖接连被贬,最终被贬为崖州司马,并剥夺封爵。之后,武三思诬陷敬晖等五人谋反,唐中宗将敬晖流放琼州,禁锢终身。武三思还不放心,命周利贞假传圣旨,最终将敬晖杀死。
唐睿宗时期,敬晖被追复官爵,赐谥肃愍。
桓彦范
四、桓彦范(653年-706年),字士则,润州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唐朝宰相。
桓彦范出身谯国桓氏,为人慷慨豪爽,早年以家族的恩荫出仕,之后受到狄仁杰的赏识,擢升为监察御史。不久,桓彦范升任御史中丞,多次上奏劝谏武则天。
神龙元年(705年),桓彦范与张柬之、敬晖等人率五百羽林军向宫中进发,并命李湛、李多祚前往东宫,将李显接到玄武门。禁军见太子出面,鼓噪不已,桓彦范等人遂簇拥着李显闯入玄武门,直达迎仙宫集仙殿,并诛杀张易之兄弟。次日,武则天禅位于李显,是为唐中宗。
唐中宗复位后,桓彦范因功被任命为纳言,并封上柱国、银青光禄大夫、谯郡公。后来,韦皇后干预朝政。桓彦范上表劝谏,唐中宗不听。不久,唐中宗又宠幸方士。桓彦范再次上表反对,唐中宗仍旧不听。
当时,武三思仍在朝中为相,对桓彦范逼武则天退位之事非常痛恨,又担心桓彦范会逐渐铲除武氏,便与韦皇后私通,在中宗面前不断进谗。不久,桓彦范被罢去相位,封扶阳郡王,赐姓韦氏。
之后,唐中宗于是将桓彦范贬为泷州司马,并剥夺封爵。武三思又诬陷桓彦范等五人要谋反,唐中宗便将桓彦范流放瀼州,禁锢终身。武三思担心桓彦范等人会复起,命周利贞假传圣旨,将其杀死。桓彦范时年五十四岁。
唐睿宗时期,桓彦范被追复官爵,赐谥忠烈。
袁恕己
五、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
袁恕己出身汝南袁氏,在长安年间官至司刑寺少卿,兼相王府司马。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袁恕己与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敬晖等人趁机发动兵变,诛杀张易之兄弟,拥立唐中宗复位。他随相王李旦统率南衙禁军,以防止不测,捕获张氏党羽,因功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银青光禄大夫、南阳郡公,不久又升任中书令,加特进。
之后,武三思与韦皇后私通,并在中宗面前不断进谗,并提出明升暗降的计策。袁恕己被罢去宰相之职,加封南阳郡王。
不久,袁恕己也被贬出朝廷,唐中宗于是将袁恕己贬为窦州司马,并剥夺封爵。 同年,武三思暗中命人将韦皇后淫乱后宫之事大肆宣扬,并嫁祸给袁恕己等人。唐中宗大怒,将袁恕己流放环州。不久,武三思命周利贞杀害袁恕己。
唐睿宗时期,袁恕己被追复官爵,赐谥贞烈。
欢迎关注我,看更多历史内容。
【原创声明:本文由作者编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