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顺亲王索讨蒋玉菡,为什么不去找北静王,却来刁难贾宝玉?
来源:腾讯网 | 2022-12-20 09:38:30

忠顺亲王既是亲王,肯定是皇帝的兄弟或者叔伯至亲。他来贾家讨要戏子蒋玉菡,目的就是针对贾家。

贾宝玉在冯紫英的宴会上邂逅蒋玉菡。


(资料图)

蒋玉菡刚从北静王府出来,还系着北静王送他的茜香罗汉巾,二者亲密关系不言而喻。

可过不几天,忠顺亲王却派人来贾家找贾宝玉讨要蒋玉菡,表明很在意这个戏子。言辞中不尽威胁之意。

这段情节要以荒唐王爷荒淫来看就太表面了,其实主要就表明了两点。

一,蒋玉菡背叛忠顺亲王,投奔了北静郡王。

二,忠顺亲王是皇帝至亲,以忠为封号,与贾家素无往来更有敌意,才要命。

忠顺亲王的敌意,体现出皇帝对贾家的不满。

或者说忠顺亲王的忠,反衬出贾家的不忠,才是导致日后被抄家的根源。

曹雪芹在借蒋玉菡这件事,详细铺垫贾家当时所处的朝堂斗争格局。这是明线。

还有一条隐藏暗线是贾家的“取死之道”,才最为关键。

忠顺亲王喜爱蒋玉菡这个戏子,看似荒淫无道,与北静王争戏子也表明皇室无道。

但问题是蒋玉菡投奔的是北静王,忠顺亲王却来贾家找茬,就不是简单的争风吃醋了。显然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专门来针对贾家。

读书人需要知道贾家到底做了什么,被忠顺亲王有意针对?

只因贾宝玉认识蒋玉菡就跑来刁难,也太降智了。

原文除了两家素无往来,找不到其他任何表面线索。

只因两家不亲近就互相针对,那朝廷岂不是乱了套?

所以,忠顺亲王借蒋玉菡发难贾家,肯定大有原因。

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件事,就会豁然开朗。

曹雪芹一贯善于运用人物名字,借谐音来作伏笔。比如甄士隐通真事隐,霍启通祸起等。

忠顺亲王的封号,体现出他对皇帝又忠又顺,是亲信。变相更反衬出北静王、贾家对皇帝的不忠不顺。

忠顺亲王以“忠”字打头表明忠心。还有史家的忠靖侯史鼎同样“忠”字打头。他被封侯爵,显然是忠于皇帝所得。

史家与四大家族渐行渐远的疏离,也因此更值得玩味。都需要读书人串联来看。

闲言少叙,蒋玉菡的名字通“将玉含”,岂非就是“含玉而生”之意。

贾宝玉就是那含玉而生的人,蒋玉菡就像那“晴为黛影,袭为钗副”一样,为贾宝玉之影无疑。

既然蒋玉菡影射贾宝玉。

贾宝玉又代表贾家。

贾家是皇帝的臣子,却与北静王过从甚密。

忠顺亲王是皇帝亲信……

如此一来就形成非常清楚的因果关系。

蒋玉菡背弃忠顺亲王投奔北静郡王,就代表贾家背弃皇帝,与北静王结党。

忠顺亲王不去北静王府找蒋玉菡,却来贾家刁难,实际代表皇帝对贾家与北静王结党的敲打和警告。

原文对此还有重要伏笔。

(第二十八回)贾宝玉想了一想,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诀扇坠解下来,递与琪官,道:“微物不堪,略表今日之谊。”琪官接了,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也罢,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说毕撩衣,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二爷请把自己系的解下来,给我系着。”

玉玦不是简单一块玉。玦代表决断,为古人决定大事时,附赠的信物。

扇子通“散”。

汗巾,代表捆绑,束缚。

蒋玉菡用北静王的茜香罗汉巾,换得贾宝玉的玉玦扇坠,表明贾家下定决心与北静王正式结党。双方共同进退。日后也因此被抄家“散”了。

忠顺亲王代表皇帝,对贾家与北静王结党警惕又怒不可遏,来贾家敲打和警告,恰如其分。

明明找蒋玉菡,贾宝玉却受难。皆因蒋玉菡出场的真正作用,就是影射贾家政治立场的转变,为后文抄家做伏笔。

《红楼梦》类似的不写之写非常多,读书人要多个心眼,去看透作者隐藏在故事背后的真相。

再比如冯紫英这次设宴请了蒋玉菡的真正目的,以及随后史湘云的订婚,都有密切关系,这里不多赘述了。

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