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来源:腾讯网 | 2023-01-04 10:42:31

古人常说:“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志存高远的人,无论多么远的路他都能到达,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他都可以突破,即使面前有精锐之师也不能阻挡他们。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资料图片)

那么,我们所说的“志”是什么,又是从哪里来?其实答案很简单,“志”就是我们的信念。当我们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一个人有了信念,那么他的斗志将会被激发出来,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往大了说,信念是志向,往小了说,就是目标,但不管是志向还是目标,都可以激发出人的斗志,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无远弗届”“无坚不入”。从古至今,因为信念坚定而成功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晋代杰出的军事家祖逖“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口相传、喜闻乐道,既是因为他的爱国情怀,也是因为他对信念的执着坚守。“八王之乱”后,洛阳失守,中原岌岌可危,祖逖便和乡亲南下避难。在南下的路上,祖逖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妇孺,将自己的食物和衣服也分给大家,更凭借自己的才能击退沿途的盗贼。大家都希望祖逖可以当他们的领头羊,早日收复中原。

祖逖渡江到建康,对晋元帝司马睿说:如今天下大乱,主要是因为皇室内部自相残杀,使胡人有机可乘,攻占了中原。如果您现在下令出兵,那么惨遭胡人迫害的中原人民将会群起响应。实际上,司马睿并没有收回中原的打算,但觉得祖逖的说法也有道理,只好勉强答应,派他做了豫州刺史,拨给他1000人的粮食和3000匹布,至于兵马和武器,则需要祖逖自己想办法去筹措。

祖逖带着随他前来的乡亲,组成了一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一边拿着船桨在船舷上拍打,一边对乡亲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便绝不再过这条江。

随后,祖逖抵达淮阴,他一边制造兵器,一边招兵买马,聚集了近2000人马。北上时,祖逖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迅速收复多处失地。同时,祖逖还四方游说中原豪强地主停止内战,随他一同北伐。之后,祖逖的队伍越来越强大,经过了一系列的艰苦奋战,终于夺回了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

是什么让祖逖在人马不多、粮草不足的困境下依然横渡长江,中流击楫?是祖逖想要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信念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却是方向和目标、力量和源泉,能给我们不竭的动力,敢于直面所有的困难与挑战。中流击楫的祖逖是这样,卧薪尝胆的勾践也是这样。

吴王夫差为父报仇攻打越国,越王勾践被打得节节败退,无路可走之时准备自杀,这时他的谋臣文种则告诉勾践:吴国有个大臣叫伯嚭,这个人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让吴王同意我们投降。伯嚭收到越国送来的贿赂后,便积极劝说吴王。吴王听从了伯嚭的建议,让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来吴国伺候他。三年之后,夫差认为勾践已经不成气候,便让他回到了越国。

回到越国的勾践始终没有忘记复兴国家的使命,但他害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从而消磨了斗志,所以他决定晚上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勾践还在自己屋的房梁上挂了一只苦胆,每天早上醒来之后都会尝一尝,门外的士兵也会在这个时候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了吴国。

晋代的祖逖、越国的勾践,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并始终坚守信念,毫不动摇。我们常说失败虽各有不同,但成功却总是相似的。古往今来很多故事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如果没有坚定信念的支撑,那么没有谁可以抵达终点。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作者王杰),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精彩推荐